繞髮柔 髮簪博物館
  • 關於本館
    • 關於繞髮柔髮簪博物館
    • 經歷與足跡
    • 訪問
    • 捐贈、維修髮簪
    • 館際合作
    • 連絡館方
    • 典藏概況 >
      • 典藏原則
      • 藏品捐贈
    • 社群媒體
    • 友館與連結
  • 數位 髮簪 資料庫
  • 數位 影像 資料庫
  • 關於髮簪
    • 髮簪的歷史
    • 髮簪的社會藝術
    • 髮簪材質 >
      • 金屬髮簪
      • 木本髮簪
      • 骨、角、牙、貝簪
    • 髮簪圖譜
    • 文學中的髮簪
    • 髮簪醫院 >
      • 本館修復案例
      • 髮簪之人為破壞
      • 髮簪之包裝與保護
      • 老銀之清潔方式
      • 文物蟲害
  • 博物館商店
  • English

髮簪的社會文化與藝術(Hairpins in society & art)

Picture
    中國傳統的成年禮中,男生舉行冠禮,而女生舉行笄禮。男生十八歲成年行冠禮,而女生在 十五歲成年舉行笄禮。女子雖無冠,但是更重視髮型與髮飾。中國女子為什麼無冠?這是由於古代重男輕女,女子一般不外出,常守閨閣,所以不需要戴冠,而著重於髮型的裝飾之上,這也跟女子愛美,比男子更重視髮飾有關。少女的髮飾多成Y型,還沒有梳髻,直到十五歲,稱之為「及笄之年」,舉行成年禮後,才解開髮辮,梳洗後盤成髮髻,插上髮簪,以示成人。

  除了成年禮外,髮簪與婚禮也有密切關係。由於「髮」在中國人的心中地位十分重要,夫妻叫做「結髮」。婚姻習俗對髮更是特別講究,不論在婚前、婚禮中或是婚後,髮型或頭飾總有密切的關係。人們可以從女子的頭飾,判斷這個女孩的婚姻狀況。頭髮既然是身體的一部分,從頭上剪下的一縷黑髮,便是贈送給心愛的人最珍貴的禮物(馬大勇,2009),交換彼此的髮簪或頭髮,就好像對方在身邊一樣。訂婚時,女方取下頭上的髮簪,交給男方當為信物,待結婚後,男方再將其插上。結婚時,新娘要梳頭,以象徵新的開始。新娘所戴的鳳冠,其上鳳銜珍珠搖曳動人,裝飾華麗,如同插了滿頭珠翠髮簪。古代男女或夫妻被迫分別之時,除了用頭髮紀念外,也多用髮簪代替。取一支髮簪折斷後,男女雙方各執一邊,當成日後相認的記號。葬禮與髮簪也有關係。在治喪期間,婦女除了身穿白衣,還要取掉髮上的所有飾物。

  人們佩戴的髮簪與社會地位和財富有密切關係。有錢人家婦女佩戴金簪銀簪或是翠玉簪,而窮人家婦女則佩帶木簪或是骨簪。窮人家的女孩終其一生,就可能只有一支髮簪。使用金銀製作的髮簪,除了固定頭髮和裝飾外,更具備了保值的功能。

髮簪是裝飾性很強的飾品,尤其對於注重精神層面的中國人來說,髮簪除了具有社會層面的意義外,上面的裝飾更包含了中國人的文化象徵和對未來的期待。中國人會將圖案與好的象徵意義互相結合,看到圖案就如同好的徵兆,因此在髮簪上製作許多吉祥圖案,以象徵好運。從題材上看,髮簪裝飾題材大致可分為祥禽瑞獸、花卉果木、人類神仙、吉祥符號等。其中以花卉果木紋樣最為普遍,常見有:牡丹、蓮花、梅花、竹、靈芝、石榴、桃、佛手、葫蘆等,祥禽瑞獸有:龍、鳳、仙鶴、鹿、十二生肖、獅子、松鼠、蝙蝠、魚、蝴蝶、蟬等;人物及神仙題材有:童子、八仙、福祿壽三星、和合二仙或戲曲人物;吉祥符號含:暗八仙、八吉祥、八寶、琴棋書畫、文房四寶、吉祥文字和傳統幾何紋樣。
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